桥水又一次做空欧洲!
押注逾57亿美元做空欧洲股票,这家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成了欧洲市场最大空头。
有分析认为,桥水实际持有的空头头寸规模可能会更高,因为对冲基金不需要披露一些金额较小的头寸。
目前,尚不清楚桥水持有57亿美元欧股空头头寸的目的是在欧股下跌中攫取利润,还是为了完善其对冲策略。
如果做空成功,2022年将成为桥水基金的另外一个高光年。截至5月底,桥水旗舰投资基金Pure Alpha今年上涨了26.2%,而同期基准的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13.3%。
周四,桥水基金创始人、联席首席投资官达利欧曾表示,自己正在买进抗通胀的资产,不在面临国内冲突或国际地缘政治风险的国家做投资。
01 桥水做空欧洲公司增至18家
据跟踪欧洲公司空头头寸信息网站Breakout Point数据,目前桥水做空的欧洲公司数量已增至18家。
其中包括全球光刻机巨头ASML、芯片巨头英飞凌、能源巨头道达尔、电气巨头施耐德、法国巴黎银行、西班牙桑坦德银行、德意志交易所等等。
截至周三晚间欧股收盘,资产规模达1510亿美元的桥水基金已押注逾57亿美元做空欧洲股票。其中,包括10亿美元的光刻机巨头 ASML 空头头寸,以及价值约7.52亿美元的能源巨头 TotalEnergies 空头头寸。
对此,Breakout Point创始人Ivan Cosovic表示,就押注欧洲股票的规模而言,如此大的头寸是完全不正常的。
02 桥水早在4月便做空欧美公司债
出于对全球经济前景保持悲观态度,早在今年4月桥水基金便运用一篮子信用衍生品做空了欧美公司债。
ICE Data Services 指数显示,今年美国高评级公司债券的总收益率下降了约13%,而欧洲公司债券的收益率下降了15%。
桥水联席首席投资官Greg Jensen表示,主要金融市场的疲软不会是“暂时的”,美联储大幅加息可能会“打击经济”。
通胀方面,Jensen警告称,未来通胀将远比经济学家和市场目前的预测值要高,这可能会迫使美联储超预期提高加息。
他补充称,他相信美联储最终会接受通胀高于2%中央银行目标的现实。若美联储的政策制定者致力于将通胀率降至2%以下,“他们可能会以非常强劲的方式收紧政策,这将打击经济,并可能打击经济中较弱的(公司)”,进而股市可能会从当前水平进一步“暴跌”25%。
资产价格方面,Jensen认为,美联储的加息决定,将与全球多家央行的收紧政策一起耗尽金融体系的流动性。在此过程中,许多去年上涨的资产价格将面临压力。
看空公司债市场的不止桥水。
德意志银行策略师Reid认为,如果经济衰退如预测的那样在明年年底到来,通胀水平维持在高位,那么预计美国垃圾债违约率将达到10.3%左右的峰值。欧洲可能会经历一个不那么严重的违约周期,到2023年底,欧洲债券违约率将攀升至3.8%,2024年达到6.6%的峰值,然后回落至2%至4%。
Reid在报告中提到,债务堆积如山,当局几乎不得不永久性地采取金融抑制手段。长久以来,实际收益率一直为负,如果在未来任何一段时间内转正,全球债务将面临过去几十年最严重违约。
管理着贝莱德90亿美元的战略股票对冲基金的Alister Hibbert 最近调整了投资组合,押注于股价下跌的投资超过了押注于股价上涨的投资。
Lansdowne 合伙人、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投资者之一 Davies 表示:“我非常不愿意(以目前的价格)投资科技股。”
03 桥水并非第一次做空欧洲
实际上,这并非桥水第一次做空欧洲,在历史上曾发起过类似规模的做空。
第一次是在2018年第一季度,桥水曾广泛做空了众多欧盟公司,规模一度逼近220亿美元。
第二次是在2020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开始在欧美爆发期间,桥水曾做空了包括ASML在内的诸多欧洲知名公司,空头头寸总计达140亿美元。
但值得一提的是,第二次大规模股市并没有令桥水躲过疫情带来的灾难。根据投资机构LCH Investments的数据,2020年桥水损失了大约 12.1亿美元。
one more news达利欧:各国央行将于2024年被迫降息
6月15日周三,美联储为遏制高通胀采取了将近三十年来最大力度的加息行动,一次加息75个基点。
而桥水基金创始人瑞·达利欧(Ray Dalio)却已经超前一步,他表示在滞胀持续冲击经济之后,全球主要央行将被要求在2024年开启降息。
达利欧在接受采访时提及:我们认为,现在正处于一种紧缩模式之中,这可能导致许多金融资产价格出现修正或下行趋势......这将产生巨大痛苦,并迫使央行再度宽松,可能是接近2024年下一次(美国)总统选举的某个时刻。
从利率期货市场可知,外界预计美国将在大约两年内开始降息,包括英国等在内的多个发达经济体也是相似的节奏。但目前市场大部分的目光仍然聚焦在央行紧缩的速度上,当下已经有全球60多个央行通过加息来提高借贷成本,从而控制高企通胀。
对此达利欧认为:这是一种结构性通胀,将导致滞胀。相关阅读:是时候小心欧洲崩盘了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“华尔街见闻”(ID:wallstreetcn),作者:卜淑情 位宇祥,36氪经授权发布。